第二十二章我要去赚外汇

类别:都市言情 作者:和光万物字数:2389更新时间:25/08/19 18:52:09
      张俊平练了一会字,又在石桌上练习山水画。

      别说,在石桌上画山水画,勾、皴、点、染之间,别有一番韵味在里面。

      只可惜,现在是夏天,张俊平用清水在石桌上作画,很快就会因为水被蒸发,而消失不见。

      不过这不影响张俊平作画的心情,水蒸发的快,那就练快画。

      笔走龙蛇,勾、皴、点,运笔如飞,勾勒出一座座高山。

      一直等到老太太睡醒午觉,张俊平才又开始制作折叠椅。

      接下来几天,张俊平过的充实又悠闲。

      每天白天去学校,老太太的工作室研究明清古家具修复,晚上回来做折叠椅卖。

      每天赚的不多,也有五六块钱。

      期间又出去弄回来两板车旧木头。

      都是人家工地上拆下来的旧门框,旧窗户框啥的。

      也有房梁啥的,但是张俊平嫌开解木板太麻烦,价格太高,没要。

      旧门框,旧窗户框,这些在别人眼里烧锅料,到了张俊平手里,就能变成一把把精致的折叠椅。

      所以说,没有无用的木头,只有无用的木匠。

      又过了几天,张俊平手里的木头再次用完。

      把手里最后一点木头加工成马扎,又用从旧货站找来的包装带,穿好。

      张俊平拍了拍马扎,伸了个懒腰,终于干完了!

      他准备结束制作折叠椅的生意,明天卖完折叠椅和马扎就不干了。

      一个星期,张俊平手里攒了五十块钱的巨款。

      北京平均工资是六十块钱,可那是无数人被平均之后,真实的很多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十来块钱。

      五十块钱,比绝大多数人一个月的工资还多,而张俊平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。

      不是折叠椅不赚钱,折叠椅依然受欢迎,而是张俊平不再满足靠制作折叠椅,每天赚那三五块钱。

      不是张俊平飘了,看不上一个月二百块钱的高额收入,而是他有了更好的选择。

      这还要从前几天说起,前几天他用自己蹩脚的英语卖出去一把折叠椅,得到了一张一元的外汇卷。

      听着老外的very good,张俊平脑子活络起来。

      对啊!

      自己的木雕作品国人暂时消费不起,但是老外可以啊!

      张俊平前世曾经看过一篇报道,八十年代,有一条灰色产业链。

      有人在国内低价收购各种古董,然后通过一些途径,倒卖到国外去。

      一张小叶紫檀的交椅,国内不过是百十块钱,倒手卖到国外去,就能卖到几万美元。

      著名文物专家、学者、文物鉴赏家、收藏家、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王世襄王老,呕心沥血创作出《明式家具研究》,可后来每每说起《明式家具研究》一书,王老就会落泪,说自己是国家民族的罪人。

      因为,他创作的《明式家具研究》一书,居然成了文物贩子往国外倒卖古董家具的指南,也成了国外收藏家的收藏指南。

      凡是被他收入书中的明代古董家具,价格都能翻上好几番。

      这还真怨不到王世襄王老,这个年代,人们对古董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。

      就连国家,都把古董文物当成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。

      比如友谊商店。

      友谊商店是专门为外国友人开的,里面只收外汇卷,在友谊商店里面就有大量的精美古董售卖。

      扯远了,张俊平是绝对不会做那种倒卖古董文物的事情。

      他准备把自己雕刻制作的工艺品,卖给老外。

      畅想着自己的木雕作品大受老外的喜爱,竞相高价收藏,大把大把的赚外汇,人生走上巅峰,迎娶白富美·······

      张俊平进入了梦乡。

      梦里一个个大长腿黑丝袜美女,哭着喊着说要嫁个他,要给他生猴子。

      就在张俊平翻过高山,准备到阴暗的峡谷取水的时候,刚刚的黑长直美女突然变成了一具骷髅,吓得张俊平猛地从睡梦中惊醒过来。

     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。

      张俊平起床喝了杯凉白开,才平复了心情。

      果然,美女什么的都是红粉骷髅,还是木头好玩!

      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!

      自己高兴摆什么姿势,就是什么姿势!

      一刀在手,天下我有!

      第二天一早,吃过早饭,张俊平和往常一样带着自己加班制作出来的折叠椅,来到大栅栏。

      如今,张俊平在大栅栏已经颇为有名,都知道有一个卖折叠椅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  他的折叠椅是老工艺做出来的,没用一根钉子,一丝胶水,但是却非常的美观,结实。

      依然是刚到大栅栏,不等站住脚,身上的折叠椅就被抢购一空。

      “小同志,怎么就这么几把?”

      “还有吗?”

      “你就不能多做几把?”

      还是那些熟悉的话,弄得张俊平都不好意思告诉他们,明天自己不来了。

      卖完折叠椅,张俊平来到配件公司,买了两条内外胎和车座子,还有车铃。

      骑自行车的乐趣就在车铃,骑在路上,遇到熟人按一下车铃,叮铃铃,清脆的车铃声。

      这就如同后世,买了新车走在路上,期盼着遇到个熟人,也好按一下喇叭,然后降下车窗,和对方打声招呼一个道理。

      两个字,显摆一下!

      回到住处,张俊平手脚麻利的把内外胎换上,把车座子和铃铛安上,然后和老太太打个招呼。

      带着一串清脆的铃声离开胡同。

      一路上,欢快的铃声不时响起。

      想当年,自己好歹也是开宝马的主,现在混的,骑一辆旧自行车,还是组装拼凑的,居然有些小兴奋。

      欢快的铃声,乘风破浪一路狂飙到央美。

      “小张同学买自行车了?”门卫看到张俊平,笑着和他打招呼。

      这些天,张俊平天天到学校里来,倒是和门卫混熟了。

      能干门卫的,都是明眼人。

      知道张俊平和系主任关系好,放暑假都能到系主任的工作室学习。

      自然对他另眼相看。

      “淘换的旧的,自己修了修!

      王大爷,今天您值班啊!”张俊平停下车子,和门卫王大爷打招呼。

      不要小看门卫,尤其是八十年代的门卫老大爷们,都不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