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物流速度托海鲜(第三更)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农家一锅出字数:2477更新时间:25/08/23 16:52:36
      李成器对李易赚钱的本事最佩服。

      闻恬兰香阁,用帆布拿砂轮磨一磨,磨出来发白的部分颜色。

      再放到缝纫机上打出来好多条线,宣传的时候叫机织磨砂帆布裙或帆布裤。

      价格是那点帆布成本的百倍,尤其是弄的什么情趣帆布服饰,比自己弄的那个情趣还贵十多倍。

      为了证明那个东西出自闻恬兰香阁,放了一些玻璃。、

      玻璃就在李家庄子烧,自己都知道怎么烧。

      钱啊,闻恬兰香阁赚疯了,很多商人找女人进去买,然后再拿到其他地方卖给贵妇人或小娘。

      香水、香皂、蚕丝制作的丝袜、穿在那什么地方的玻璃珠子的情趣东西,都是成套的。

      加上皮包、绒抱枕,没有五百缗,你想都别想。

      自己那个侄女一旬只开业两天,钱入流水进来。

      自己赚的是辛苦钱,人家赚的是品牌钱。

      太不像话了,就比如自己的王府,一个个的都要戴和穿,还好自己跟易弟是一家人。

      想着,李成器露出笑容:“易弟,小镜子再给我十几个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你自己去拿呗,但不准你卖,我要控制出货量。蒸汽机出来了,你给我新送来的工匠帮了很大的忙。

      正在往船上装,采用螺旋桨模式,对轴的要求很高,希望冰封河面之前能够下水。

      然后给海船用上,挺麻烦的,过了年,开春后,算是尝试吧,带着几艘出航。

      坏了不要修,没那个技术,扔船,凿沉了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转而说起蒸汽机,蒸汽机的缸全是铸造而成,又重又大。

      必须要抗住蒸汽压力,蒸汽机好用的话,这个铸造技术逐渐提升,他之后可以用柴油、汽油机。

      汽油机有个问题,火花塞。

      同时两种设备又需要喷嘴,喷嘴一寸多,包含的科技含量……

      好在他有图纸,各种图纸,还没人管他要专利使用费。

      李成器赶紧吃螃蟹,吃掉一只,他嘟囔:“这玩意儿就是那么回事儿,天冷了,还是羊肉火锅好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海鲜锅也行啊,等咱们把铁路修好,吃起来就方便了,我要是能造简单点的飞机,简单的,简单也不简单呀!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想要造一战时候的飞机,需要发动机。

      只要这个飞机出来,周围所有蕃邦保证全跪。

      按照资料记载,最开始的飞机用来侦察,然后双方的飞行员用手枪互相射击。

      后来发展到步枪、机枪、机炮、火箭弹。

      到李易过来之前,一律超视距,隔着好几十公里就开干了。

      李易想着想着愣神了,他想到了他那时的国家为什么在发展的过程中别人不敢武力欺负。

      即便技术更先进,整个地球的其他国家也不敢。

      因为连续打赢了很多场不对称的战争,他的国家的技术每提高一倍,战斗力就提高几十倍。

      当技术差不多的时候,别人想动手,得考虑清楚。

      “易弟,易弟,易弟你说的飞机长啥样?”李成器见李易发呆,在旁呼唤。

      “我那个飞行器,那个属于单兵作战使用,集团军用的是另外的大家伙,速度更快。”李易还没怎么回魂。

      “有多快?”李成器想了解。

      “从长安到登州,一个时辰,然后就是上百里外开始从天上用窜天猴打地面。

      接着大量的东西和人一起跳伞,到地面,继续窜天猴攻击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易回神,笑着说。

      李成器睁大眼睛:“你说的那些比你这个厉害呀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没有。”李易摇头:“技术含量不一样,我这个更厉害,单兵飞行,超低空破防,只要数量够多,敌人绝对承受不住。”

      他的飞行器不喷火,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,贴地面飞,当地面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。

      地面用高炮打飞机都要形成阵列,雷达作用明显。

      各大国不怎么宣传,其实都在努力发展这方面的技术。

      主要就是低,雷达扫不到,又不喷火,晚上挨突袭的时候损失绝对比有飞行器的一方大。

      所以小国没有资格跟大国打,除非拥有核武器。

      “易弟,为兄努力赚钱,给你准备一千万缗,甚至是更多,你弄出来。”李成器觉得一千万缗很多。

      一千万缗就是一百亿钱,跟李易那个时候的人民币来换,没法给出具体比例。

      几算是一比五,五百亿人民币,想要弄出来全套的空战技术,李易会哭的。

      在高科技技术下,五百亿是钱?

      一支航母战斗群多少钱?那还是在技术已经很成熟的情况下。

      “先造蒸汽机船。”李易不好给李成器泼冷水,只好暗示一下。

      别好高骛远,一千万缗?呵呵!

      ……

      “你们吃吧,我不能吃,我怀着孩子,螃蟹性凉,要吃出事儿了,叔叔估计也没什么好办法?”

      另一边的王皇后等人凑在一起,有螃蟹吃。

      她不敢吃,她还有孩子在肚子里,她就看看。

      实际上李易说可以吃一点,新鲜的大螃蟹,吃膏和黄都没问题,吃一只就行。

      她不吃,她害怕,她想要一个女儿,嫡公主。

      她不愿意要儿子,要是儿子的话,年岁相差不大,会出问题。

      她要是海边的人,其实无所谓,人家难道海边的就什么海产品都不吃?

      她属于内地,身体状况不一样。

      “吃两只吧,皇后,你验过了,你对海鲜不过敏,只要是鲜活的海物,烹饪时间够长,你趁热吃没事儿。”

      桃红二号在旁边小声提醒,又跟着说:“我去问问东主。”

      说完她跑了,找李易,王皇后想吃又不敢吃。

      “没事儿,新鲜的螃蟹,别吃爪子,两只可以。”李易给出答案。

      其实吃爪子也行,但为什么说不吃。

      一个是因为爪子吃的时候容易划破嘴,螃蟹携带的病菌进去。

      另一个是爪子上有绒毛,绒毛中含一些菌和寄生虫。

      至于螃蟹肉性寒,你可以蘸姜汁醋啊。

      软体海鲜,在国内为什么总是愿意拿来烧韭菜、蒜薹、葱、香菜。

      很简单,采取的是寒热对充理论,阴阳相克相生。

      “长兄,菱角种植得规模扩大了?”李易回答完问题,又跟李成器说起一个吃的东西。

      菱角,在李易那时,最开始北方还能总见到菱角卖,还有什么菱角粉宣传。

      之后一段时间,想买菱角只能在网上买。

      因为含淀粉的东西太多了,不需要菱角了。

      所以菱角的产量逐年下跌,眼下是大唐,其他东西少,菱角很合适,包括水洼子了等地方都能种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