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庚新字数:10849更新时间:25/08/30 00:18:17
      很奇怪。

      比起大唐诸将,身为名将的苏大为,比任何其他将领,都更注重士卒,更重视人命。

      旁人只道苏大为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。

      这么多年一直保持不败战绩。

      但没人知道,在苏大为看来,自己的战功,是无数将士用热血换来的。

      每次战役,苏大为固然指挥若定。

      固然做好了情报侦察,做了充分的预案,审时度势,战略得当,战术合理。

      可若不是麾下将士们信任。

      去为苏大为的命令卖命。

      哪有那般容易的胜利?

      纵然是不败的苏大为,哪一场战斗,不是靠下面麾下士卒拚死杀敌换来的?

      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。

      名将掌控大局,做出方略。

      将士们按苏大为的意志,去奋力撕杀。

      在苏大为看来,这其实是一种共生关系。

      但在其他唐将看呢?

      站在这个时代,有时人命只是个数字。

      底层百姓皆如蝼蚁。

      对于士卒的牺牲,或许唐军大将会遗憾,会惋惜。

      但绝不会有任何一员将领,有苏大为那般,对士卒生命逝去那样痛惜。

      这是一个后世人的灵魂,看待生命的态度。

      大非川之败的薛仁贵。

      雪夜奔袭的苏定方。

      战高句丽的李勣。

      哪怕是驻守西域的裴行俭。

      都有一颗名将之心。

      所谓名将之心,那就是把情感从战场抽离,从不以兵卒士伍的死伤,去动摇心境。

      慈不掌兵。

      心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,可为上将军。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与这些名将不同之处在于。

      他虽然也知道这些道理。

      但在心底深处,始终留有一份慈悲。

      今日一同并肩作战,我们便是兄弟。

      对敌人,当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严酷。

      对兄弟,当祸福与共。

      你们为我征战,是对我的信任。

      我也要对得起你们这份信任。

      所以在历次出征回长安后,苏大为面对李治,谈的第一件事,便是士卒的待遇,战功的兑现,战死者的抚恤。

      对他来说,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。

      今日积石关下,若大唐铁骑敢向他冲锋,发起冲击。

      哪怕是昔日袍泽,苏大为不会有任何犹豫。

      你若以我为敌。

      我便以敌人视之。

      这是原则。

      但这些将士,这些士卒没有。

      而是挥刀自残。

      这种举动,比任何方式更残酷,也更有效。

      这是在苏大为心口上剜刀子。

      正戳中他的软肋。

      他痛惜,这些战友没有把血抛洒在战场上,却因为自己,而做出自残之举。

      篝火光芒明亮。

      温暖的温度和饭食的香气,好似冲淡了空气里的血腥气味。

      众将包裹好伤口,在积石关中石屋内,围坐一圈。

      居中的是苏大为。

      就连萧嗣业都坐在下首。

      仿佛苏大为才是这里的主将。

      这一幕,就像是回到了战场上。

      回到了当初征吐蕃、征高句丽的场景。

      就算是萧嗣业,资历虽老,在苏大为战功面前,仍屈居其下。

      居移气,养移体。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端坐上首,冷眼扫过全场。

      所有被他目光扫过的人,都下意识低下头,不与他的目光相触。

      “呵呵,好得很,你们真有出息。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的声音很冷。

      这一刻,他又变回了那个指挥若定,那个万军中执掌生杀的名将。

      大唐行军总管。

      冷厉的目光,从一个个人身上扫去,仿佛要看透他们的血肉,看透他们的灵魂。

      “说吧,是谁的主意?”

      没人敢吭声。

      但有人的目光下意识像左右顾盼,装傻充愣的萧嗣业看去。

      “萧嗣业,我猜就是你。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继续冷笑:“薛仁贵和程名振没这样的心思,自残是你想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咳咳!”

      老狐狸脸色微变,大声咳嗽起来。

      不过,也不是被戳穿后尴尬,他这年纪,人老成精,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。

      借着咳嗽,脑中急转,再抬头时,已是一脸肃穆:“我这也是为了你,也是为了诸将士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好一个为了我,好一个为了诸将。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手轻轻抚在桌上:“今天你若不给我一个说得去的理由,我保证让你后悔。”

      面前的桌案,随着他最后一个字说完。

      陡然崩解,裂成碎片。

      碎片又被揉碎,化为灰烬。

      这崩解,从桌面,一直蔓延到桌上的鲸油灯上,所有的一切,都化为芥粉。

      只有围坐在四周的将领,不伤分毫。

      这手精准的控制力,与匪夷所思的破坏力,看得萧嗣业眼皮乱跳。

      贼你妈,当初就不该接这个活。

      就应该装病装到死。

      心里后悔不迭,他挥了挥自己包裹得跟粽子一样的左手:“我若不自残,回去如何面对陛下?我不伤自己,便得向你挥刀,你若是我,你怎么选?”

      这话,令苏大为一愣。

      我竟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  向苏大为举刀,死。

      向自己举刀,伤。

      那还是砍自己一刀算了。

      在李治那里,也算有个交代。

      见苏大为沉默,萧嗣业暗自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  却见苏大为突然道:“你若伤自己我也不与你计较,但你竟教唆军中效仿,呵呵,你这是做甚?你这心思,当我看不出来吗?”

      “呃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两眼一翻,甚是无语。

      他幼年跟随隋炀帝,后随萧皇后入东突厥,贞观九年回国,领突厥部众,累转鸿胪卿,兼单于都护府长史,曾招降薛延陀部,参与讨伐西突厥、高句丽、回纥。

      一生战功赫赫,什么样的人没见过。

      偏在这苏小子面前,竟然有一种有力难施之感。

      你把苏大为想得很厉害吧,但有时又觉得他的心思根本就不是所谓厉害。

      不合这时代对厉害人物的定义。

      只是想法往往出人意表。

      你说他不厉害吧,但他又一次次把事情做成,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。

      如今又是大唐修炼者中的顶点。

      这样的人物,太过复杂。

      也只有萧嗣业能把握到一丝。

      利用苏大为心中对战友袍泽之情,反将一军。

      “萧嗣业,你可知你将来还有一劫?若干年后,你将征突厥,并因丧师辱国受重罚,不死,也必流放。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双眼盯着萧嗣业冷冷道:“我有能力改变这一切,但因为你今日所为,我不会再帮你,提醒你一句,算是仁至义尽。”

      四周的空气,一下子寒冷到极点。

      所有人,只觉背心生寒。

      没有人以为苏大为是在开玩笑。

      若是旁人,可能是在胡说八道。

      可苏大为不会。

      在军中,苏总管从来说一不二。

      一口唾沫一根钉。

      说过的话,从没有不算的。

      何况他身为大唐一品异人,真仙之境。

      若说他能看透因果未来,也没人会去怀疑。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胡须微微颤抖:“未来……老夫会丧师辱国?”

      历史上,至调露元年,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、奉职二部落相继反唐,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,得到二十四州响应。

      李治遣鸿胪卿萧嗣业、右千牛将军李景嘉率兵讨伐,被温傅打败,兵士战死万余,为大唐征吐蕃后,前所未有之大败。

      一时海内震动。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免死,流放桂州。

      这是正史所载。

      也是这个魔幻大唐上,必然会发生的事件。

      唯一的变数只在苏大为。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不敢不信,但也无法全信。

      “突厥已经不存在了,哪还有突厥?”

      东西二突厥,都已经被大唐铁骑犁过无数遍。

      现在只有部族,也被大唐监管,就算是可汗,也是大唐立的。

      怎么可能再反叛?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只是冷笑。

      不再多解释。

      他有他的原则。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若不是玩弄人心,用士卒自残去逼迫他。

      待聂苏的事情解决,他自会将所有一切因果都偿还。

      包括帮萧嗣业一把。

      但如今,恩怨两清。

      他心中有一本帐。

      待大事做了,有恩报恩,有仇报仇。

      “苏……苏县公。”

      程务挺在一旁讷讷一声,插话道:“今日之事,大家都有些冲动,但是……圣命难违。”

      圣命难违!

      又是这句圣命难违!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心中隐隐有一丝戾气。

      一种掌握绝对力量后,不想被任何束缚的戾气。

      他甚至有一瞬间想要回去洛阳,将李治除掉。

      看看圣人不在,还有谁能下令。

      但是理智还是让他飞快将这个念头压下。

      心里那个属于黑暗暴戾的分神,化为黑气,冲天怒吼。

      忍忍忍!

      要忍到什么时候?

      不如杀入洛阳,夺了鸟位!

      夺,很简单。

      想夺就可以。

      但是……

      小苏怎么办?

      现在回去洛阳,小苏的事怎么办?

      可以不管小苏死活吗?

      另一个念头,同时升起。

      将暴戾的分神,狠狠压下去。

      有些事,仗着神通不是不可以做。

      但也要有轻重。

      先救小苏。

      再回洛阳收拾局面。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微微阖上双眼,似闭目凝神。

      心中早已天人交战。

      各种念头在争夺主导。

      最终,仍是为小苏的心,占据上风。

      “阿弥。”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一直黑着脸,在一旁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  也不知是流血过多而脸黑,而是本来就脸黑。

      总之他的脸看起来比往日更加黑瘦了。

      他的位置其实很尴尬。

      在这里,与苏大为最亲近的就是他。

      但是最尊重皇帝,最听令的也是他。

      毕竟,他起于微末间。

      昔年太宗皇帝征辽东时,薛仁贵因为作战勇猛,被太宗发掘于行伍之间。

      才令他从草根,一跃而成大唐顶尖将领。

      这知遇之恩,片刻也不敢忘。

      可是此时,圣人李治的命令是不惜一切带回苏大为。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,也是他这么多年同生共死的兄弟。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很为难。

      忠孝仁义,当这些相冲突的时候,如何取舍?

      纠结。

      纠结得要命。

      铛!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狠狠一拳砸在自己脑袋上。

      拳面撞击着铁盔,发出响亮的声音,吓了众人一跳。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仿佛要用这一拳,打醒自己。

      把头脑里嗡嗡乱吵的声音赶走。

      “仁贵,你想说什么?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的目光向薛礼看去。

      却见薛仁头上的铁盔歪了半边,头盔护面一侧还有一个凹陷的拳印。

      可见方才那一拳,他真用足了力气。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向苏大为看过来。

      黝黑的面上,两眼微微赤红。

      胸膛起伏,似有无数情感和冲动,但最终还是咬牙道:“我不如你们读书多,大道理,我讲不出来,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,圣人有令,你……不可以抗令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我已不是军人了,战争结束了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但你还是大唐县公!”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的声音转厉。

      胸膛起伏得更加厉害。

      这话,也只有他敢说。

      旁人都怕了苏大为。

      哪怕萧嗣业这个老狐狸,在苏大为面前,也有几分惧意。

      但薛仁贵不怕。

      大家是兄弟,是袍泽。

      何况我说话是占住道理的。

      阿弥你到底想如何?

      做人,不能不讲道理,不能不尊圣上!

      你若真变了,你若真要做无君无父之辈,那你就连我一起打死吧。

      我就在这里,你把我活活打死吧!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双眼直视苏大为。

      那眼里,藏着无尽的怒火。

      既有兄弟情,也有对圣人,对朝廷的忠诚。

      对苏大为所作所为,难解的怨念。

      “你为何要这样做?”

      所有人的目光,随着薛仁贵,一起落在苏大为身上。

      军中敬苏大为如神明。

      这是自苏定方后,大唐这一代唯二的名将!

      与裴行俭,并称为大唐擎天双璧。

      也是唯一百战百胜,从无败绩的名将。

      是大唐未来的希望。

      原本有大好前程。

      但却做出这等事。

      大唐军中上下,谁不痛惜?

      谁不疑惑?

      完全不能理解,苏大为是为了什么。

      要做这等出格的事。

      居然还敢违抗圣人旨意。

      在这个时代,是不可思议的。

      也是大逆不道的。

      当心中偶像,军神,与大唐精神象征,权力象征的皇帝陛下起冲突时。

      可想而知,对唐军这些将领、士卒心中,造成多大的冲击。

      什么是对,什么是错?

      不尊圣人旨意,那定是错的。

      可是……

      可是……苏总管不是这样的人啊。

      他是什么样的人,军中袍泽们还不清楚吗?

      但事实就摆在面前,你让人如何去辩解。

      今日之事,虽为将士们自残相逼。

      何尝不是心中痛苦。

      无法判断对错。

      与过去苏大为做的一个了断。

      就像是当时将士斩向自己时说的:恩怨两清!

      我们无法背叛大唐,背叛朝廷,无法背叛圣人。

      可是我们也不想对苏总管你出刀。

      那我们只有把刀砍向自己了。

      这其中的痛苦,无奈。

      非笔墨所能形容。

      “我……我有不得已的苦衷。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长声叹息。

      这声叹息,犹如吐谷浑的季风,长长的吹过。

      太多的无奈。

      太多的伤感。

      这其中的情绪,令所有在场的将士悚然动容。

      多久了?

      追随苏大为征战沙场,最长的有十几年了。

      什么时候见过他叹气?

      在战场上,他一直是指挥若定。

      一直是坚定的,永不知疲倦,永远不会动摇。

      永远有求胜的渴望,必胜的信念。

      但是现在,成为大唐县公的他,好像真的有些变了。

      “阿弥,到底是什么样的苦衷?”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焦急道:“你不说出来,我们怎么知道?我们怎么能理解。”

      程务挺、萧嗣业,还有身周无数将领们,将目光纷纷投向他。

      那些目光,充满了疑惑、探询。

      这些将领,程务挺与薛仁贵自不必提。

      每一个,都是随苏大为征战多年的麾下。

      可谓是苏大为在军中的嫡系。

      有时候,你不得不佩服李治手腕眼光的毒辣。

      若任用和苏大为没有关系的人做这些事。

      哪怕是集合天下沙门大能。

      说杀也就杀了。

      也只有这些苏大为的军中嫡系,是苏大为无法下手,而且成为他的羁绊。

      你若杀了,那就是自己把嫡系给杀干净。

      今后在军中再无你苏大为立足之地。

      而且落个“独夫”之名。

      连并肩作战的兄弟尚可杀。

      那天下又有何人不可杀?

      真走到那一步,那是自己把前面的路走绝了。

      你若不杀,那就必得受这些人情的羁绊。

      无论如何,今日无法含糊过去。

      必须给大家一个说法。

      你苏大为,为何要违抗圣意?

      为何置众兄弟于不顾?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你究竟在想些什么?

      又要做些什么?

      沉默,长久的沉默。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的面容仿佛凝固在灯光里。

      石壁上的鲸油灯微微闪动。

      带着他的面容,终于微微动了一下。

      “我的时间不多了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的目光扫过众将,又落在稍远处的床榻上,再一次昏迷的聂苏身上。

      “小苏病了。”

      嗯?

      “她病得很重。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的话,仿佛在平静的湖水投入巨石,掀起巨大波澜。

      “聂苏小娘子她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有些不敢置信,也有些自责的转头看向床榻上昏睡的聂苏。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是他的兄弟。

      聂苏是他的弟妹。

      自己口口声声说,苏大为不够义气,没把兄弟们放在心上,甩手而去,置兄弟们于不顾。

      可是……可是弟妹身体出了事,自己竟不知道?

      “我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一脸自责的站起身。

      熟悉苏大为的人,都知道聂苏在他心中的份量。

      那是至亲,是无可取代的份量。

      当年为了寻聂苏,苏大为冒着受军法处置的风险,冒着圣人大怒的风险,舍下军队,深入象雄和吐蕃。

      聂苏在他心里,那会是怎样一种存在?

      只怕是视若珍宝,视若眼睛一般吧。

      现在,聂苏病了……

      程名振一脸错愕的站起来:“聂苏小娘子病了,县公你可曾找过医生?孙仙翁在陛下身边,或许请他看一下?”

      围坐在石屋内的十几二十名唐军将领也纷纷开口,献策献力。

      一提起苏大为夫人的事。

      所有人都忘了一切,忘了眼下的职责,甚至忘了远在洛阳的圣人。

      这是多年军中生涯,大家早已融入骨血中的本能。

      总管的事,便是大家的事。

      总管是大家的主心骨。

      这军中,离了谁都可以,但不能离了总管苏大为。

      “总管,我这里有一味药,是家乡名医所写,您看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“总管,我略通岐黄之术,不如让我给聂苏小娘子把把脉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我这里有一味丹剂,是昔年宫中传出的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还有我,还有我。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扫过一张张紧张关切的脸,心中说不感动,那是假的。

      “诸位,多谢,情份我都记着。”

      他向众人拱手致谢:“聂苏这病,非寻常药石可医,之前发作时,已经请太史令李淳风看过了,也问过孙仙翁,还找过京城各医家圣手……众位的好意,我心领了,我代聂苏谢谢兄弟们。”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一直拈须沉吟,一双细长的眸子,在油灯光芒下,微微闪动。

      透着狐疑。

      他的目光扫过聂苏,终于开口道:“阿弥,你夫人……我记得也是有异人神通吧?而且还颇有道行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是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那她怎会生病?寻常药石难医?”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是那种表面和善,内里多智的人。

      多智,便多疑。

      他倒也不是怀疑苏大为说谎,毕竟到苏大为的身份,地位,还有能力,用说谎来解决,那是最下等的。

      智者不屑为之。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疑的只是修炼者,身体本就千锤百炼,何况道门性命双修。

      修行第一步,便是百日筑基炼体。

      把体内病气杂质,全数都排出了。

      要生病,那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  除非……

      “莫非是修行出了偏差?”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脸色微变。

      鲸油灯下,所有人的脸,被昏黄的光芒所染。

      随着火光闪烁,明暗不定。

      气氛安静,透着十分诡异。

      修行者寻常不会生病。

      但若病,那必是修行出了偏差。

      也就是俗称的走火入魔。

      寻常之病,还可以寻医问药。

      但若是走火入魔,那就凶险万分了。

      稍有不慎,便万劫不复。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的目光低垂,声音透着一丝疲倦:“萧公,仁贵,还有务挺,你们应该记得,去岁聂苏生过一场病,突然昏迷,失去知觉……事情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。”

      有些话,当真是不想提起。

      不想去说。

      那是他心中最重的秘密,关系到聂苏。

      是不用向人暴露的软肋。

      但是对李客师、李淳风、袁守诚,对薛仁贵,对一帮嫡系军将。

      他也到了非说不可的时候。

      必须给亲友、兄弟一个交代。

      都说太上无情。

      可真面对至亲师长、兄弟袍泽,对着十几年相伴的亲人,真能无情吗?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的声音,像是回到聂苏昏迷的那个时刻。

      风雨如晦。

      屋内油灯闪烁。

      风声雨声,却无读书声。

      只有苏大为抱着聂苏,在她耳边喃喃自语。

      “我愿化身石桥,受五百年风吹,五百年雨打,只为你从桥上走过……我这一生,不问前尘,不求来世,只轰轰烈烈,快意恩仇。但是小苏啊,唯有你,是我放不下的心结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窗外星夜繁天,一颗慧星其大如斗,拖着长长的尾焰,自东向西坠落。

      “都说对着流星许愿会实现,小苏,我只要你醒来,只求你平平安安,醒来啊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从过去的回忆回到现实。

      迎着一脸诧异的萧嗣业,自责的薛仁贵,目瞪口呆的程务挺,还有一众将领,苦笑道:“后来小苏虽然醒了,但,她的身体出了问题,出了偏差,这一点,我很清楚。

      但是我没告诉她,不想让她太过担心。

      好在小苏天真烂漫,也不去多想。

      但是……

      但是她绝不可轻易与人动手,再动用异人神通。

      我曾想过,封住她的丹田……

      但这样一来,就无法隐瞒小苏,我也没想好怎样同她解释。

      只好叮嘱小苏不要随便在人前显露。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抬起头,凌乱的发丝下,双眼微红,一股如野兽般凶戾的气息,从他的眼中透出。

      令所有人,激灵灵打了个寒颤。

      “白马寺,你们道为我何要杀那些和尚?他们对我出手不要紧,但他们千不该,万不该,去算计小苏,逼小苏再次动用神通。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的声音,几乎从齿缝中透出来。

      “被他们逼迫出手后,小苏原本安定的身体,再次恶化……我不杀光他们,难消我心头之恨。”

      这声音说完,整个石室寂静无声。

      良久之后,只听一声暴喝:“杀得好!”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双眸圆睁,手按腰刀,咬牙道:“这事你怎么不早说,你若早说,不用你动手,我自替你将白马寺屠了!”

      他这声音,引得石室中人人侧目。

      但随即,各将领杀气腾腾的声音,依次响起。

      “该死的贼秃,居然敢向苏总管夫人下手!死不足惜!!”

      “若早知此事,不用总管动手,我们都去把白马寺给掀了!”

      “总管,杀得好!”

      “男子汉大丈夫,当如是!”

      “若不能保护妻子,还叫什么丈夫!”

      “总管好样的,不愧是我们的总管!”

      各种声音,轰然响起。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举起手,又喝了几声,才制住群情汹汹。

      现在,总算弄清苏大为为何要屠白马寺了。

      不合唐律,但合情理。

      “阿弥,既是如此,若你将这些事向圣人解释……圣人,又不是不讲道理,当会赦免你的罪过,到时,岂不皆大欢喜?”

      “萧老,我没时间了。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看着萧嗣业,第二次说没时间。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再迟钝,也听出话里有话。

      “怎么?”

      “白马寺聂苏动手是第一次,之后密宗金刚三藏将她掳走,在我击杀三藏后,小苏又被张果等妖道掳走。在我与妖道们斗法时,小苏不计后果,运转神通助我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的眼中,流露一抹难掩的伤感。

      “她的身体,已经快撑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怎么……怎么会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“怎么会这样!”

      不光萧嗣业,薛仁贵、程务挺,几乎所有的将领都一齐站起来,一时失声。

      “阿弥,你,你身为一品真仙,难道不能治好她?”

      “我,不能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伤感道:“我虽是异人顶点,但小苏的问题,是从娘胎里带来的……我唯一能想到的,就是寻找小苏的阿娘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小苏的阿娘?”

      “是,她是巴颜喀拉山上,苯教圣女,找到她,她一定有办法。”

      萧子嗣业微微一怔。

      一品真仙都没办法,找那个什么教的圣女有何办法?

      不过随即想到。

      那圣女既能生下小苏,而且听苏大为的话,应该还活着。

      那想必是有保命的办法。

      这种娘胎带来的病,一般都是代代相传。

      或许,那位圣女真有办法,也未可知。

      这毕竟是阿弥和小苏,唯一的希望了。

      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,也必须抓住。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与程务挺、薛仁贵,与石室中众将士目光碰到一起。

      话都说到这个份上。

      做兄弟的,怎么可能不理解苏大为。

      不但理解,还会尽全力支持。

      “阿弥,你做的……没错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换我在你那个位置,只怕也没更好的办法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为了妻子,舍下权力地位,不惜与天下沙门为敌,我不如你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长叹一声道:“你的话,我会转达给圣人,希望他能谅解。”

      李治会不会谅解。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现在已经不在乎了。

      李治是大唐的好皇帝,是帝王权术大成者。

      但若他真惹到了苏大为的底线。

      杀入京城,夺了鸟位,也不是干不出来。

      只是那些事,对苏大为来说,不重要。

      小苏的生命在倒计时。

      救小苏,才最重要。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焦急的踱了几步,向苏大为道:“阿弥,咱们是兄弟,你看眼下有什么是我能帮忙的?若能帮到你和小苏,我万死不辞!”

      这番话,情真义切。

      这一瞬间,什么功名,什么光宗耀祖,圣人,全都抛到了脑后。

      只有一腔热血。

      只有十几年兄弟之情。

      小苏都这样了。

      他若不帮上点忙,这心里不好受。

      若是小苏真的过不了这一劫。

      只怕心中会永远自责悔恨。

      “咱们是兄弟,若能帮上忙的,一定要告诉我,莫要不说!”

      薛仁贵话音刚落,一旁的程务挺,其余的将领们,也纷纷上前开口。

      “还有我,还有我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总管,若我们能帮上忙,但请吩咐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愿为总管效死力!”

      “总管,请下令!末将愿为总管效死!”

      群情鼎沸。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,就是有这样的魅力。

      他在军中,并不是高高在上,高不可攀。

      相反,他与将士、行伍士卒走得都很近。

      时常会同吃同住,带着士卒一起训练。

      也会在战后,亲自抚恤伤兵。

      为伤兵包扎伤口。

      甚至会巡视关心将士们睡觉的条件,衣物的冷暖。

      军粮是否能吃饱,甚至军粮味道是否可口。

      许多东西,都是润物细无声的。

      连萧嗣业也抚着白须开口道:“你看萧某这把老骨头,可还有用处?若有用处,你只管开口。”

      原本,只是尽一份心。

      谁知开口后,苏大为竟真的点头:“有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呃?老夫能做什么?”

      “我要看一遍积石峡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看积石峡做甚?”

      萧嗣业越发糊涂。

      “这里,有大能,大战过的痕迹,这对我,对小苏,很重要。”

      苏大为的眼中,亮起光芒。

      那种光,名为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