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七十七章 后记(大结局)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贪狼独坐字数:2578更新时间:25/09/02 04:38:46
      大明弘治二十六年冬,远渡欧罗巴出访之英国公张仑归国。

      欧罗巴宿敌奥斯曼战败和谈,在赔付了大笔金银后还欠下巨额国债。

      未几,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。

      欧罗巴大军闻讯再次出击,率大军长驱直入攻占多处城镇、要塞。

      但如马穆鲁克一般,他们并未彻底占领当地。

      而是采取洗劫、分配土地形式,瓦解当地反击。

      萨非王朝趁势崛起,开启对地区小国征伐之途。

      欧罗巴冷眼旁观,同时接受第二批军械换装。

      并将换下装备,通过投资人渠道卖于萨非王朝。

      大明弘治二十七年夏,大明海军领战舰八十艘、商船百二十远航美洲。

      历时近一年,途径多处岛屿并标记。

      终于抵达海图所示区域,展开探索。

      大明弘治二十八年冬,海军回航并带回当地土人朝贡。

      满朝文武皆好奇无比,后经元老院刘健、李东阳等考证。

      此非土人,乃上古殷商时由中原迁徙而往。

      只是多年与当地土人混杂,失了传承记载于是自以为亦是土人。

      是以,他们应当称为“殷地安人”。

      帝悦,以为祥瑞。

      拟旨敕封其为“殷地安人”,亦归为大明华夏一族。

      同时遣谢迁为主、唐寅为辅,率团前往,协助教化。

      一时,天下尽皆称善。

      同年,欧罗巴使节团来访。

      教廷方面持教皇亲笔信,欲遣索非亚公主与玉螭虎联姻。

      帝准,并于次年成婚。

      大明弘治三十年,内阁首辅谢迁一行抵美洲。

      随即便行教化,多与当地部族相连。

      教以织布、铸路、修城……,国防军中将肥龙讨平不臣。

      毕竟击退各处海盗,协组殷地安国民军。

      历三年,终得美洲殷地安人全部三百余部族臣服。

      经推选,部族酋长庞蒂亚克为联盟总酋长。

      美洲改称“殷地安州”,纳入大明属国。

      庞蒂亚克率诸部代表归大明归宗,受敕封为礼。

      同时遣两千弟子,入大明求学。

      弘治三十三年,萨非王朝已征服多地。

      换装至线膛枪、线膛炮之欧罗巴大军,再次发动东征。

      双方海军于霍尔木兹海峡?爆发了激烈的海战。

      萨非王朝以惨败告终?欧罗巴诸国趁势杀入腹地。

      将多处城市征服,与此同时欧罗巴内部产生不同声音。

      有希望留下土地殖民者?亦有认为当撤离者。

      双方争执不休?最终只能各自划分区域。

      愿意留下殖民则殖民,而希望撤走则撤走。更新最快 电脑端::/

      殖民初期的甜头?导致欧罗巴利令智晕。

      多数国家开始摇摆,并参与到殖民中去。

      教廷无力阻止?抑或是不想阻止。

      至此?欧罗巴彻底的开启了大殖民时代。

      凭借着从殖民地榨取的资源,与大明买入大量的武器装备。

      并深入黄金州,竭尽全力的挑动其本土部族仇杀。

      大明依旧选择冷眼旁观,只是不断加强舰队建造。

      同时大量修筑炮台?以备不测。

      大明弘治四十三年?帝六十大寿。

      普天同庆,弘治皇帝下旨太子入阁参政。

      欧罗巴新任教皇并各国特使率使节团来访道贺,并游历大明。

      期间主宾欢愉,教皇冕下还受邀参观了大明军械营造局所产最新式火炮。

      并大明四大造船厂所产,最新式战舰。

      其后?欧罗巴再无往大明争雄之心。

      并聘皇家货殖会,全面改造教廷主城。

      欧罗巴列国则是全面进入黄金州?开始切割、规划列国殖民区域。

      大明军械及茶叶、丝绸、宣纸等,出口稳定。

      大明弘治五十三年?弘治皇帝宣布退位、入元老院为院首。

      交军部于太子朱厚照,次年太子登基。

      改年号:正德。

      同年?欧罗巴诸国因殖民地争夺而爆发混战。

      英吉利、法兰西各执一词?教廷弹压下两国只能脱离欧罗巴开战。

      双方各自拉拢盟国?黄金州殖民地内大打出手。

      互相殖民地反复争夺,史称“英法七年战争”。

      大明军械及茶叶、丝绸、宣纸等,出口稳定。

      正德六年,原奥斯曼、萨菲王朝领地爆发起义。

      战争双方不得不抽调大量兵力,前往弹压。

      黄金州战火暂时平息,各方进入喘息时间。

      大明军械及茶叶、丝绸、宣纸等,出口稳定。

      正德七年,经教廷、大明调停双方停战。

      最终于螭虎城白宫内,签署和平协议。

      教廷议会决议,各国一并出兵全力弹压奥斯曼、萨菲等殖民地起义。

      同年,各地起义平息。

      大明军械及茶叶、丝绸、宣纸等,出口稳定。

      正德十年,教廷决议全力进攻莫卧儿王朝。

      五十万联军由海陆两处,发动对莫卧儿王朝的进攻。

      莫卧儿王朝全力抵抗,双方鏖战长达五年。

      大明军械及茶叶、丝绸、宣纸等,出口稳定。

      正德十五年,欧罗巴联军已然疲惫不堪。

      虽占领大部分莫卧儿王朝领土,然起义此起彼伏。

      最终大明出面调停,欧罗巴在获取莫卧儿一系列特权后撤军……

      此后,欧罗巴各国长期处于镇压殖民地起义状态。

      本土则以掠夺资本,全面改造发展。

      大明及属国则因贸易及科研,进入了高速发展期。

      并为此后数百年繁荣,打下坚实基础。

      而玉螭虎为此做了什么,史料没有任何的记载。

      皇家的密卷中,只有继任皇帝才可翻阅。

      所有人只记得这位玉螭虎,是大明弘治时期著名的诗人、将领、政治家、外交家……

      玉螭虎的子孙则是散落在扶桑、鞑靼草原,及欧罗巴。

      同时三地,亦皆修造了他的铜像。

      所不同的是,扶桑所造乃“玉螭虎殿下十四岁等身像”。

      而鞑靼所造,则是“玉螭虎公十八岁等身像”。

      欧罗巴所塑的,却是“玉螭虎二十岁等身像”。

      至西元1889年,教廷内讧。

      红衣主教携教廷密卷出逃,并扬言著书宣扬教廷秘密交易。

      其中甚至牵涉了著名的白宫玉螭虎,一时间举世皆震。

      后证明密卷不过是其为求自保,随口说的。

      但自此,无数人开始猜想是否当时玉螭虎与教廷真有什么秘密协议……